今年以来,地处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频频因为各种创新之举出圈。而在一系列跨界破圈的尝试探索之初,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周群华曾不断问自己:历史博物馆到底要做什么?
“上海历博就是要走一条跟传统博物馆完全不一样的路径,我们在探索新的博物馆经营赛道和运营理念,那就是‘博物馆+’的概念,”周群华近日在接受《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专访时表示,“我们根植于上海,作为上海历史与海派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博物馆界需要一场很大的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仅是专业深度和技术层面,更多的是理念,展览所呈现的不仅只是历史本身或艺术本身,而是要从人本出发。我们走的就是跨界破圈之路,同时希望博物馆融入人们的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现馆址所处的正是上海历史建筑——原跑马总会大楼,而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也正是从这一知名历史建筑起步的。
原跑马总会大楼是旧上海举行赛马活动的场所,即“上海跑马厅”,主楼有4层,高53米。建筑面积达到21000平米,规模庞大。大楼底层外墙是花岗石,上部装饰以褐色面砖和间饰石块。大楼西侧,有着贯通二、三层的塔什干式柱廊,气势恢宏,正面楼顶还矗立一座钟楼,因而成为上海的地标性建筑。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后,在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的直接关怀下,原跑马总会大楼作为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馆址,并于1952年正式建成开放。自此,跑马厅大楼这座充满殖民色彩的建筑被赋予了新的象征,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新的文化地标。其后,这里又成为上海美术馆馆址,直到上海美术馆迁址浦东。五年前,该址又作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馆址向公众开放。
今年是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在人民广场开馆5周年,3月26日上历博打开博物馆外庭院围栏,让馆舍所在建筑群落90年来首次向公众不设限开放,当天就有超过4000人次的市民前来这座人民广场“最美庭院”打卡留念;到了5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推出了首家海派咖啡馆,举办了首届“广场咖啡嘉年华”等,将博物馆庭院“变身”为精致市集;进入暑期,上历博又成为上海首家试点持证导游进入博物馆带团讲解的文博机构,此举也可看作是对近期热议话题博物馆对社会讲解困局的一种应对。
在与《澎湃新闻·艺术评论》的对话中,周群华谈及了上历博的发展趋势和变革思路,以及作为上海唯一涵盖全业务逻辑的文博场馆,如何肩负起上海城市历史和海派文化流量入口的使命。
澎湃新闻: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提出以“建设世界一流卓越城市博物馆”为己任,能否从您的角度阐释“世界一流卓越城市博物馆”的内涵,可以从哪些维度来衡量,应该朝着哪些方向去努力?
周群华:一般来说,传统的评价标准会从博物馆的文物数量、行政级别、财政预算、展览数量、参观人数等方面来考量博物馆的总实力,但上历博今后的目标是换一个新的赛道,跳出传统的认识、评价标准,我们更强调的是定位和品牌、宗旨和服务理念。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上海历史与海派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在这个顶层设计的框架下,我们以“服务”理念来践行,这跟我们传统的博物馆不一样,甚至能够说是颠覆性的。传统的博物馆一般强调运营和管理,上历博强调并执着于以“服务”理念导出所有核心业务,以“服务”贯注全业务逻辑,所以说“根植上海,服务人民”是我们上历博的宗旨。
比如,上海博物馆的定位是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世博会博物馆是全面展示世博会历史与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鲁迅博物馆、陈云故居等则是名人故居类专题馆,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上海唯一涵盖全业务逻辑的文博场馆,是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红色文化的汇聚展示之地,这显然是我们的潜在资源优势,天然也赋予我们勇敢肩负起上海城市历史和海派文化流量入口的使命与担当。
简言之,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作为上海历史与海派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我们根植上海、服务人民,我们守正创新、敢于超越,以建设世界一流卓越城市博物馆为己任。
澎湃新闻:结合上海这座城市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主体地位,你们会通过哪些抓手来实现您所说的目标和定位?
周群华:我们将全力呈现上历博品牌的概念。对于一家传统的博物馆而言,其核心是以展览为主体的关联服务,这是传统赛道,这条赛道我们会继续深耕,不断地把展览系列化并最终品牌化;但同时为了适应时代的新风,我们也在探索新的博物馆经营和运营理念,那就是“博物馆+”的概念。“博物馆+”一是指新的文化产品一定要与博物馆有关联,二则是强调博物馆关联的对象必须是人,我们的展览所呈现的不仅只是历史本身或艺术本身,而是要从人本出发。今后我们会把这项工作更细致地展开。
比如,今年是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在人民广场新馆开放的5周年,我们没举办庆祝活动,而是将博物馆附属庭院的外部围栏打开,有着90余载历史的建筑群落首次向公众不设限开放。开放之后,上历博收获了超出预期的强烈反响,很多游客来拍照、打卡、谈恋爱,互相传递对建筑的欣赏和喜悦。
我们博物馆的东楼、西楼两栋建筑可谓是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最大、最好的展品,对社会开放庭院是把我们最好的优势资源盘活,也是我们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举措。
我们博物馆界需要一场很大的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仅是专业深度和技术层面,更多的是理念,我个人觉得思维和认识的变革是最重要的。
比如不久前,我们在徐家汇地铁站举办了一个小型展览,为什么将这个展览放在徐家汇站呢?因为对很多上海人或外地游客而言,徐家汇是上海最具有上海性、最有海派元素的地方之一;其次,现在城市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我们一定要走出传统的空间位置,去和更多的人和生活进行链接。
革新,不仅在于把博物馆的空间或围墙打开,也要把传统展厅打开,使其成为一个流动的展厅、一个生长的文化空间,我们跳出有限的博物馆空间,就具有了产生无限的可能,希望“博物馆+”的生活方式成为构成并影响上海人生活的重要部分。
澎湃新闻:上海有着丰富的文博资源,也有着很好的博物馆参观氛围,上海的博物馆也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比如上海博物馆,它是以藏品、学术立馆,它很传统,也很经典。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也有其鲜明的特色。你刚才谈到从上历博自身的特点出发走“博物馆+”的发展路径,能具体解释为什么以及这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径?
周群华:我认为中国博物馆界现在正处于要顺应时代而进行革新的时期,而这样的革新还可以引领这个时代的风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中国博物馆界的核心业务、理念逻辑较多地借鉴、学习前苏联模式,比如文物收藏、教育、展览这类核心业务概念。近二十年来,稍加关注我们就会发现,每年世界博物馆日的主题都在优化和扩展,博物馆的定义也在不断地变化,这说明博物馆的内涵和外延都在生长。因为博物馆根植的时代和社会都在发生改变,博物馆也一定要做出变化。
以上博为例,上博的展览体系很经典,它当时也突破了传统的格局,解放之后,逐渐建立了自己的传统与风格,按照艺术品类型来划分展馆的方式,比如青铜馆、书画馆、瓷器馆、雕塑馆,相较此前传统模式,它实现了一次跨越和突破。由于这种跨越和突破以及自身的专业深度,造就了上海博物馆在中国博物馆界一线的地位;第二点,上世纪90年代,上博人民广场新馆建设时,学习借鉴了欧美知名博物馆的业务理念,比如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展览模式;实际上,上海博物馆是那个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走向世界、拥抱世界先进博物馆的先锋。上海博物馆新馆开放之后,中国博物馆界的很多博物馆人看到了世界,看到了不同理念的呈现与表达方式;可以说,那个时代的上海博物馆是中国博物馆界看世界的先锋派,上博也因此迅速建立起在中国博物馆界的卓越地位。
事实上,上博的这一业务逻辑到现在为止已经历了70年的稳固期。中国很多的省级博物馆,其发展逻辑则经历更久而没改变,很多风格都比较相似。所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未来将不断探索创新的路径。
周群华:如我之前所言,我们会倾向于品牌化的运营,以博物馆整体品牌运营和展览品牌运营为核心。这也代表着我们将以服务为本,从市民和游客的需求出发来提供文化产品。我们将从上海城市和上历博的定位出发,从文化消费和旅游深度结合的关联点出发,以此为基础,策划展览以及关联的别的业务逻辑的文化产品。
我希望博物馆不仅能吸引专业领域的市民和游客,更期待博物馆能够吸引慢慢的变多平时较少进入博物馆的人群和游客,让更多博物馆场景走入日常生活、让更多生活的场景又进入博物馆,这样,博物馆就能真正成为城市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实现与生活的深层次地融合。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首先就不能用高冷的姿态一味强调专业性,而是要让观众看得懂展览、能够理解展览的主旨内容,要接地气,然后再来谈喜不喜欢。
澎湃新闻:上海市民的整体文化素养比较高,博物馆在潜移默化间也培养了很多观众的审美品位。高品质、学术性的展览势必是有一定的门槛,如何平衡你提到的策划“接地气”的、适合普通大众的展览和专业深度展览之间的矛盾?
周群华:我所指出的把展览变得更亲切、更亲民,并不代表它就不学术、不专业,而是指要深入浅出地表达专业相关知识。做一场让大众看得懂的展览反而更有难度,对专业策展人员的要求也相应更高。
我们馆约有馆藏12万件,对馆藏文物的研究是我们展览、展示和教育传播等一切业务工作的基础。这些馆藏基本覆盖了从上海的衣食住行到我们正常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是我们开展一切业务工作的信心和底气所在。在此基础上,我们不但要去了解市场、观众、游客的文化需求,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考虑时代背景下年轻人的消费心理、接受心理。现在的博物馆观众中,Z世代的人群基数已经占比很大,约占20%以上,他们经济的活跃性和消费能力超越了整体文化市场的40%,我们要致力于将这一年轻群体培养是我们忠实的观众,让他们成为博物馆未来的粉丝。
比如立足于上海城市和上历博特色,我们正策划一个咖啡主题的展览,以“咖啡”为载体,阐述咖啡与上海、中国的关系,这将是标准的文物展和以文物展为牵头的一种文化消费展览。我认为上海是中国最适合举办咖啡主题展览的城市,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上海最适合举办咖啡主题展览的博物馆。因为咖啡是海派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契合上海的城市风格,也契合当下上海的商业需求,既符合年轻人的生活需求,也满足上海“老克勒”的文化需求。
其次,我们还打算举办“巧克力”主题展览,打破传统展览的定位和属性。巧克力是一种能够使人的情感产生共鸣的食物,我们大家可以享受甜蜜和甜蜜之中的历史和文化。未来我们将提供这样的文化产品,让观众在欣赏展览过程中或文化消费的过程中产生美好生活的获得感,我理解这是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未来展览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今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展览既会从小处入手,从生活的一颗扣子入手,也将会有宏大的叙事。比如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旅局的支持下,我们和一大纪念馆等单位,共同牵头组建“上海市革命场馆联盟”,将上海41家革命场馆联合起来,邀请媒体、企业、高校共同参与,每年集中呈现一个宏大主题,明年会将中央在上海12年的光辉历史呈现出来。再比如,我们也会举办以徐光启人物为主题的展览,因为徐光启与上海历史是深层次地融合的,他能够代表上海的城市特点,中西交融、开放、善于学习,他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关注民生的人。
澎湃新闻:对于公众而言,真正吸引他们走进博物馆的可能还是以展览为载体的呈现。未来你们在策展、学术、藏品的发掘和征集方面还有哪些规划?
周群华:目前我们已安排了未来三到五年的核心原创展览计划。在我们的展览体系中已形成一个阶段性品牌——“百川汇海”,当然,“百川汇海”的内容还将不断深化、不断迭代,因为它与上海城市的精神品格、与上历博品牌定位是一致的。
“百川汇海”品牌目前将囊括四个子系列:第一个系列是“美好生活”系列,咖啡、旗袍、巧克力等都可以归入到美好生活系列,呈现衣食住行等上海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核心是展览,但是在展览理念上要跟社会需求和市场深度嫁接,届时会吸纳一些跨赛道的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探索文商旅深层次地融合模式。
第二个系列是我们的“文明城市”系列。上海是一个中西交汇的城市,它是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也是中国认识世界的重要链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目标是变成全球一流的卓越城市博物馆,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过程中必然有所担当、有所呈现。我们最初的第一批计划要做中东、中亚地区的文明城市展览,选择这些城市入手是因为观众普遍对这些地区的文明古城接触得较少,但它们都曾创造过非常卓越和辉煌的文明。
第三个系列是与上海直接关联的“名人”或“伟人”系列,比如计划推出梅兰芳、陈毅、徐光启等人物展览,都可以归到这一系列,这将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系列。
第四个系列是我们的艺术或美术系列。这个系列计划从明代开始一直到当代,做长逻辑的艺术展览,从小角度切入,但贯穿600年的历史长河。
上历博正在筹备海派研究院,并计划对博物馆馆刊升级改版为《海派研究》,全面集聚上海和全国的专业研究力量,开门办馆、借力研究,从专业研究和培养人才梯队这一底层逻辑入手,为上海历博未来的展览品牌和整体品牌形象注入雄厚的专业积累,使我们的展览基础稳固多元,而这也符合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
未来,上历博“百川汇海”品牌下面将形成四个子系列和一个“海派研究院”,海派研究院下还有一个多元支撑平台——《海派研究》。我们整体的运营都是围绕这个品牌概念,做上海历史与海派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根植上海、服务人民。
澎湃新闻:作为博物馆典藏是很重要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典藏12万件,很丰富。上海的历史它是生长的,面向未来的,今后你们会不会有意识地为下一个百年收藏作品?
周群华:现在我们博物馆的库藏空间远远不足,存放空间不足已是我们现阶段最大的问题。现在全国博物馆的新一轮竞争目标都是朝着展览面积10万平米开始竞争,我们博物馆现在的展陈空间只有1万平。当然,我们的馆舍建筑和所处的地理位置都非常经典,很适合在这里完整地呈现上海近现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至于上海1843年之前的上海历史和文化,我觉得现在的空间还略显不够,如果有机会增加一个更多空间、更现代化的空间去更完整地去呈现,我觉得会更加完美。
为了迎接新一轮博物馆的竞争和文旅消费的热潮,我个人觉得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有必要进行一个更宏观的第二场域建设,也为上海未来十六五的重大文化项目做好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