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限塑令”正式施行的第九年,然而调查显示,限塑令处境尴尬:小商铺直接无偿提供塑料袋,大商店卖塑料袋,已是司空见惯之事。在一些地方,限塑令可以说是名存实亡,已几乎沦为“卖塑令”。
塑料袋这枚硬币,正面是“方便”,去市场买东西,小的用小袋,大的用大袋,一拎就走,用完就丢,十分方便;背面是“污染”,塑料袋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所造成的白色污染令人头痛。“限塑令”旨在提高塑料袋获取的成本,让用户为使用塑料袋支付一定的费用,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事实上,“限塑令”产生了显著效果。国家发改委环资司曾统计,自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实施至2015年,超市、商场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普遍减少2/3以上,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140万吨左右,这是一个不小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准不断提高,人们为便利性埋单的意愿与能力都提高了,一个塑料袋两三毛钱,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痛感。
塑料袋滥用并非无解难题,不过需要大决心和大智慧。解决思路,一在堵,二在疏,三在教育。近年来,面对“限塑令”遭遇尴尬,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将“限塑令”改为“禁塑令”——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的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袋。理论上,全面出台“禁塑令”并无不妥,自然环境形势如此严峻,为自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牺牲当下的一点点便利是必须且可能的。“禁塑”当然会有阻力、有难度,但也会带来新变化、新机会——加速可降解塑料袋的研发和生产,以填补市场空白。迎难而上,重点是,我们要有决心去推。
公众使用塑料袋已有很久,养成了习惯,形成了依赖,一下子开禁,难免无所适从。“疏”之道在于,找到安全的、环保的替代产品。“限塑令”出台之后,环保布购物袋、纸袋等替代品开始流行起来,如果这些袋子没有多次利用而直接扔进垃圾堆的话,或许更不环保。为此,许多公司开始寻找可降解环保袋,并取得一定的进展。譬如番禺就有一位创业者及他的团队,利用坚硬的石头做成塑料袋。这种“石头袋”无毒无味,通过光照和土壤掩埋可实现降解,既便宜又环保,备受市场青睐。据悉,该企业每月向全国各地市场供应过亿个“石头袋”。在这方面,不妨政府出面,组织科研力量进行专题研究,拿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满足市场需求。
经验告诉我们,在治理白色污染的过程中,没什么比改变人们的动机和行为更重要。用什么类型的塑料袋,都不如少用、正确使用对环境贡献更大。在这方面,必须借助教育手段,使得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环境保护教育,不仅在学校教育,从娃娃抓起;也不仅在进入公共空间,对大众进行宣传教育;用经济手段激励环保行为,提高不环保行为的经济成本,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譬如爱尔兰,自从实施塑料袋税之后,仅用4年就将塑料袋使用量减少了94%。大幅度的提升塑料袋使用费,不仅达到了与“禁塑令”相当的减塑效果,还有力改变了消费者行为,观念改变比使用替代产品更有益。
“限塑令”进入第九个年头,期间得失值得细细梳理,未来的路怎么走有待重新审视。创新监督管理方式、呼唤科学技术进步、引入市场力量、提升环保意识……必须多管齐下、多点用力,塑料袋滥用形势才有机会得到全面扭转。作为塑料袋的消费者,我们也有责任,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塑料袋,慢慢把习惯改过来。
人民网评:为浩瀚太空留下更多中国身影点火、发射、升空!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我…【详细】
织就更严密的急救保护网(人民时评)进一步将急救知识的普及对象从重点群体重点行业扩展至全社会,让每一个人既能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能在关键时候帮助他人 普及急救知识,完善急救体系,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不久前,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