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津南区锚定“打造科创会展城和天津重要增长极”目标愿景,扎实推进“三个融合”,打好用好“三张好牌,精心建设“四区四谷”,大力推进“三新”“三量”工作,积极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发展动能加速集聚,改革创新活力持续释放,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动,民生福祉愈加殷实,发展与安全有效统筹。“十项行动津南行动”稳扎稳打、见行见效,中国式现代化津南实践新篇章徐徐展开。
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紧紧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全年承接疏解项目26 个,北京方向新设机构50家,实现投资105.3亿元,兵哥梦、身边云等北京方向优质企业落户津南,与中国交建京津冀区域总部等优质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帝京半导体核心部件生产、凌云汽车二期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依托华海清科集成电路产业链龙头带动作用,聚集落户砺铸智能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余家。天开高教科创园津南园成功开园,新引进企业258家,累计注册企业超过800家,天开智慧小镇一期主体完工、二期正加快推进。
一体化配置要素资源,高水平服务会展经济,多维度培育商业业态。津南区与滨海新区签署落实“双城”战略协同联动发展框架协议,在京津冀、会展经济、产教、港产城、绿色低碳、人才、文旅体、非公有制企业等“六大协同”方面,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全国会展面积最大的开放平台天津国家会展中心全面投用,全年36场大型展会活动成功举办,见证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会展商圈”辐射范围持续扩大。线上交易买卖平台和线下消费场景联动打造,“13+1”特色街区,海河教育园区生态科技活力街区投入运营,津沽时光里被认定为市级旅游休闲街区,塑造会展、旅游、文创、美食等新消费链条。
坚持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一起抓,加强科创园区建设,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全市首家职业院校联合大学科技园海河教育园区大学科技园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新引进费曼动力、三代光学等一大批科技型企业,腾讯WeSpace生态孵化基地投入运营。津南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位居全市第二。深化推进海河教育园、天开津南园、津南经开区“三位一体”管理体制改革,设立天开高教科创园津南政务服务中心,启用天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津南分中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04.9亿元。2023年津南区“揭榜挂帅”科技计划项目,为发榜企业推荐优质解决方案达10个。出台《津南区关于加快引育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十条措施》,建立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天津津南基地。科技领军(培育)企业达到10家,“雏鹰”“瞪羚”企业373家,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88家。
开辟与天津港间运输要道,白万路竣工通车,谊达路工程开工建设;利用港口赋能外经贸发展提升,特邀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中信保天津分公司走进我区重点企业,服务开放性平台高水平建设。做大做强石油装备基地,打造创新攻坚、产教深层次地融合、港产城融合紧密发展的产业科技型园区。深度探索农业+文旅、会展+文旅、生态+文旅、海教园+文旅的产业融合之路,小站迎新嘉年华、月桥文化仓等网红打卡地慢慢的变多,市民休闲新场景有序更新。
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促进数字化的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层次地融合,狠抓现代产业链重构,津南区已形成新能源新材料、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集成电路、现代轻工、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6条主导产业链。海河集成电路设备产业主题园区绩效考评位居天津市第二,精密仪器产业主题园区入选市级产业主题园区。荣钢集团荣获国家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工厂,天津银河阀门有限公司入选全国第五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海尔洗衣机互联工厂成为中国企业首个“可持续灯塔工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达到15家。鑫钰半导体、中电晶华扩产等6个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项目投资规模超过10亿元。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兜准兜牢民生底线,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盛展路、海河南道、吉泰桥、鑫怡路等项目建设。组织并且开展城市道路桥梁检验测试和地下基础设施普查工作。优化公共服务,天津实验中学津南学校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八里台第一中学、八里台第一小学与天津市第一中学、天津市实验小学开展合作办学。更新完成社区健身园16个、新增户外微场地10个、新建健身步道2条、新建笼式足球场1个、新建多功能运动场5个、提升体育公园1个。不断充实“服务增量”扩展“惠民半径”,有效增强发展的潜在能力、优化发展空间,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供给水平,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实施小站稻振兴计划,加快建设小站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新建高标准农田2400亩。积极打造国家级小站稻产业集群,小站镇水稻基地被评为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前进村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正营村入选第一批全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村级典型案例。春回大地家庭农场被认定为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示范基地。启动乡村振兴试点沽水孙庄民宿群建设。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终期评估位居全国前列,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拨付各类帮扶资金1.1亿元,完成消费扶贫3.69亿元,落地产业项目13个,实际到位投资额7780万元。
持续推进“871”重大生态工程,更新造林480亩,实施绿屏特许经营权转让项目,完成477株城市大树挂牌工作,高水平建设城市公园绿地,柳林公园一期投入运营。国家会展中心生态会客厅“扩绿”工程持续推进。2023年,绿屏建成区共接待游客近4万人次。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绿色建筑竣工面积134.66万平方米,荣钢集团氢能运输、海教园“零碳”小屋成功入选市级“双碳”示范场景。八里台工业园区评选为全市第二批低碳示范单位,22家党政机关成为国家级节约型机关,区机关能源托管试点项目列入全国典型案例。
更稳定的就业关系、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2023年,深入推动“宜业津南”计划,新增就业2万人,帮扶创业4638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271万元,“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推进全民参保计划,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7.04万人,基本医保参保59.75万人。新建街镇级养老服务综合体4家,建成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和老人家食堂10家,加快构建“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建成一体化村卫生室55家,加快建设疾控中心实验楼。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新建咸水沽四中分馆和5个基层服务点。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深入发掘独有文化、文旅、文创资源,举办津南区第十九届文化艺术节等各类惠民文化活动达200余场,“趣玩春日游”等3条旅游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津彩南望”品牌持续打响。
新建社区居委会8个,完成45个村(居)委会补选工作,成立双林社区基金。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工程,稳妥有效推进区属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推进“智慧津南”建设,政务服务帮办平台、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等34项建设内容投入运行或试运行,社区治理智能平台实现4个社区的智慧化管理功能。“葛事通”智慧城市项目荣获十六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优秀案例一等奖。搭建网格管理三级架构,成立127个区、镇街、村社区网格管理中心(站),累计解决路灯破损、小区积水等诉求6.2万件。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破案率同比增长89.64%。